好心态+稳步学+勤总结--很多公司招聘需PMP认证
我在去年换工作时,发现很多公司招聘需求上都有PMP认证。我是做汽车零部件开发的,百度了一下,发现PMP流程跟我的工作流程几乎完全一样,所以萌生了考PMP,为自己的工作增加专业性。 我是5月报名PMP培训班的,然后在5月底拿到PMBOK的,算是较早拿到书的一批。当时拿到书一看900多页,头都蒙圈了,这要猴年马月才能看完啊。刚报名完,老师就为我们建了一个微信群。然后老师每天会在群里发“每日一题”,让我们提前熟悉考题,建立考试思路,而且还经常会询问我们看书的进度,对我们提出的问题及时详尽的回答。我们在群里可以相互交流各自行业中遇到的问题和想法;正式开课后,授课老师也会在群里随时解答我们遇到的问题。 在这里,我将我的一点学习心得分享给大家,希望对各位学弟学妹们有所帮助,谢谢! 首先,要在正式上课前至少通读一遍书本(班主任老师要求在开课前通读两遍以上),记不住没有关系,留下一点点印象就好了,至少要保证上课时,老师讲到了,你知道你在书上看过了,大概在书上哪个地方。我每天要求自己看20页左右(自己的空余时间多则可以多看一些),用粗红笔将知识点标记出来。遇到那些工具、方法时,就在书的空白处汇总起来。我有一个习惯,就是看大章节时,会用空的笔记本记下来,如一些关键术语,工具,后期就对着笔记本翻翻讲义,这样比每次都翻书要效率高,毕竟书太厚了。 其次,在看书的时候尽量将自己的思维和工作经历和PMBOK中讲解的对应起来,因为只有跟自己平常工作相结合,你才能避开死记硬背,背了就忘的困境。而且我们国内没有一个项目处理的标准流程,因而实际工作中有些处理方式跟PMBOK要求不一样,所以我们在看书的时候一定要避免这些“不合规”方式影响我们的学习,如我们遇到项目进度延后,经常无偿加班赶进度,但PMP反对这样,即使加班也需要综合考虑,如付相关报酬等。 再次,等正式开课时,脑海中就有了一个大概项目管理框架,如五大过程组(启动,规划,执行,控制,收尾),项目十大相关领域(整合、范围、进度、成本、质量、资源、沟通、采购、干系人、风险),不一定全部记住,能知道几个是几个,因为正式上课时,老师会一项项详细讲解的。上课的时候,就不用PMBOK了,以讲义为主,老师讲课也是以讲义为依据的。这时候,就要根据老师的授课思路去整理各个知识领域,必要时在讲义上做好笔记。 因为上课是一整天,难免会困,我通常是在上午十点和下午两点喝一杯咖啡,以保证一天的精力。遇到老师说这是必考的,多次考的,一定要在小标题前用红笔标上星号,为此我买了一个报事贴(一块钱的事),把必考点全用报事贴标出来,方便学习和复习时直接查找。我上课的时候把之前通读书的笔记本也带着了,老师每讲完一个知识领域,我就在笔记本上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把老师讲的再整理一遍,这样形成自己的记忆就不容易忘记。 PMP考试也有几类题,如概念题,需要熟悉一些标准术语,如WBS, OBS, RBS , RAM等;计算题,则记住相关计算公式,知道什么时候套用那个公式,我一般是隔四五天就会在空纸上默写一遍公式,特别是对着讲义上的例题理解记忆;流程题,则需要深度熟悉变更处理流程,风险处理流程,遇到考试按照流程一步步选择答案即可。 学习过程要保证好的心态,PMP毕竟不是学生时代的考试,难度也没有那么大,毛主席曾告诉我们一切困难都是纸老虎,我们都交钱学习了,就要有战胜它的勇气。学习和复习过程中,千万不要去刷题,特别影响学习情绪。我开始百度搜网上的题做,结果错一大片,搞的我常想给老师打电话12月份考,后来果断放弃这个方法。就做提供的习题册和老师在群里发的每日一题就好了,毕竟他们是专业的,题目都是有针对性的。遇到老师发的题目做错了和不理解,一定要抄到笔记本上,因为群里聊天人多,时间久了就忘了,这些错题一定要经常看,不理解的一定要问老师。特别是最后两三周复习,没有时间做新题,就边看错题边加强复习。 最后,电子语音讲解一定要存在手机里有空就听,课本由于太厚了,后面我没怎么看,主要是翻讲义,如果讲义上找不到,则一定要回去翻书,毕竟讲义是浓缩而成的,不能包含所有。学习和复习时遇到不懂的一定不能怕麻烦,翻书翻讲义是常有的事情。 以上就是我在学习和复习总结的一点心得,最终以5A的成绩结束了此次学习。在此次学习中,我也结交了一些宝贵的朋友,并重温了一下学生时代。!! |